5月,随着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群众跨过贫困线,见证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历史承诺。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的《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重要文章中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牵涉方方面面,但补短板是硬任务。各地发展水平有差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阶段的工作也应各有侧重。
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如何补齐深度贫困地区短板,确保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如何巩固脱贫成果,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和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查弱项补短板拿下最后的“山头”,攻下最后的“堡垒”【案例】今年5月12日至14日,四川凉山州支尔莫乡阿土列尔村的84户贫困户,作为易地扶贫搬迁的受益群体,陆续搬进了位于县城集中安置点的新家。从此,他们走出了“悬崖村”,走向了新天地。
5月14日,刚入住新房的村民拉博带着爱人去县医院做产检了。县医院就在新家对面,不过是100多米的路程。生活这么方便,这是以前住在山上的拉博想都不敢想的。落差达800米的山崖、12段218级的藤梯、崎岖险峻的道路……阿土列尔村,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悬崖上的村庄。
如今,8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离开了他们世代居住的村庄,凉山脱贫又啃下一块“硬骨头”。行走在这个百年村庄里,那些被岁月斫伐的痕迹随处可见:那是“撒豆子”一样散落山间的泥黄土房,是将村里田间的油橄榄、青花椒吹得东倒西歪的山谷大风,是村民们世代在悬崖上下的跋涉,从一层层藤条木棒搓在一起的藤梯,到6000根钢管焊入悬崖的2556级钢梯……像“悬崖村”这样的搬迁,正在全国尚未“脱帽”的深度贫困地区进行着。
大山深处,打赢脱贫攻坚战正在进行最后的冲刺。“曾经一步跨千年,而今跑步奔小康。”说起脱贫攻坚,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主任达久木甲信心坚定,“今年,我们将锁定目标、背水一战,坚决有力拿下最后的‘山头’、攻下最后的‘堡垒’。
”作为“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凉山州是我国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今年,这一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将完成最后7个贫困县摘帽、300个贫困村退出、17.8万名贫困群众脱贫的任务。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是我们党对人民、对历史的郑重承诺。目前,全国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全部脱贫。虽然同过去相比总量不大,但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目前,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截至2019年末,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末的9899万人减少至551万人,累计减少9348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0.2%下降至0.6%。全国832个贫困县已摘帽780个,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贫困发生率降至2%。然而,啃下“硬骨头”,实现脱贫攻坚由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还需要付出艰苦努力。“目前,全国还有52个贫困县没有摘帽,2707个贫困村没有出列。
有9个省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超过10万,9个地市州超过5万,39个县超过1万,16个县贫困发生率超过5%。‘三保障’突出问题虽然基本解决了,但稳定住、巩固好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国务院扶贫办有关负责人指出,我们将做好对未摘帽县村的挂牌督战,在脱贫攻坚最后一年,努力把短板补得再扎实一些,把基础打得再牢靠一些。促脱贫防返贫让脱贫攻坚的质量更高、成色更亮【案例】盛夏,江西瑞金市叶坪乡黄沙村华屋小组贫困户华水林正在自家蔬菜大棚中忙碌着。
2015年,华水林从村里租了4.5亩的蔬菜大棚发展蔬果种植产业,当年就实现盈利。在他的带动下,周边贫困户也纷纷加入到种植大棚蔬果的行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被大大激发出来。在融合发展理念指引下,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旅游串成“产业链”。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瑞金市在推进旅游产业发展中,按照”以红为主,以绿衬红、红绿融合”的发展思路,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点,不断推进“旅游+现代农业”的融合发展,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5月11日至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强调,“乡亲们脱贫后,我最关心的是如何巩固脱贫、防止返贫,确保乡亲们持续增收致富。”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造成新的压力和挑战,突出表现在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受阻,贫困户生产经营受损,驻村帮扶工作受限,扶贫龙头企业、扶贫车间、扶贫项目复工复产延迟。“脱贫人口中有的产业基础比较薄弱,有的科技支撑乏力,有的销售难、增产不增收问题开始显现,有的就业受外部环境影响,稳岗压力大,有的存在返贫风险,脱贫成果需要进一步巩固。做好后续扶持工作任务更加艰巨。
”国务院扶贫办有关负责人指出,目前,全国各地在2019年摸排基础上,新识别脱贫不稳定户和有新致贫风险的边缘人口46.91万,较去年摸排数净增加19.16万人。增收的关键在就业扶贫——各地持续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各地纷纷“点对点”组织输出劳动力,促进群众稳定就业,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数已超过去年。截至5月31日,25个省份已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2750.7万人,占去年外出务工总数的100.79%。
52个挂牌督战县2020年已外出务工273.42万人,占去年外出务工人数比例107.45%。增收的根本在产业扶贫——发展扶贫产业,重在群众受益,难在持续稳定。在产业扶贫中,各地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农户+基地”的模式,完善带贫益贫机制,全力提升产业扶贫的组织化、规模化、品牌化程度,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有效推行“菜单式”帮扶,扎牢脱贫致富的产业根基。
增收的突破在消费扶贫——各地努力扩大扶贫产品的认定和销售,并加强与东部地区和城市“菜篮子”“米袋子”工程建设的结合,破解扶贫产品卖难问题。国务院扶贫办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中西部22个省份已经认定52190个扶贫产品,涉及1532个县和19223个供应商,全年可提供商品价值总量4606.82亿元,销售金额482.56亿元。东部9省市消费扶贫金额70.77亿元。
专家指出,防返贫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思想上要重视防返贫的问题,更需要在脱贫摘帽以后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能“扶上马、送一程”,建立“防返贫、阻致贫”长效机制,才能确保贫困群众脱贫不再掉队。谋长远蓄势能拓展贫困户增收致富“新路子”【案例】“自从村里修建了‘星空木屋’,游客明显多了,没想到我还能从中分红。
”在扶贫项目贫困户分红大会上,四川省什邡市红白镇柿子坪村2组贫困户张云群笑得合不拢嘴。为提升贫困户的“造血”能力,“星空木屋”扶贫项目探索实行“党支部+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以项目带动当地贫困户增收,实现了贫困群众全员参与分红。“发展乡村绿色产业是让绿水青山‘流金淌银’的重要途径,更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方式。”什邡市扶贫移民局局长刘天龙说,要通过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地区的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促进贫困户长效稳定增收。
衡量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与否,既要看量化指标,也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状态和现实获得感。专家指出,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要以消除绝对贫困为新起点,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
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借鉴脱贫攻坚经验,建立健全支持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推动脱贫摘帽地区走向全面振兴、共同富裕。增强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提升贫困地区自身“造血”能力,是确保高质量脱贫、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贵州省盘州市淤泥乡岩博村党支部书记余留芬建议,要根据贫困地区的优势和特点选好致富产业,做好产业规划,形成规模效益,并且要重视品牌打造,“一方面,依靠特色产业形成完备的上中下游产业链,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另一方面,要做大做强地方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加村民和村集体收入”。
“不管是在脱贫攻坚中还是在疫情期间,农村电商在解决农产品‘卖难’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指出,近年来数字乡村建设快速推进,但城乡数字鸿沟依然较大。
他建议,将农业农村新基建放在更加突出位置,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数字乡村建设。“我们既要实现全部脱贫,又要阻断致贫返贫,还要放眼长远,做好与乡村振兴战略对接。”河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史秉锐说,一方面,要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各项指标,对重点人群做好重点监测,对因病致残等缺乏劳动力的困难群众做好政策兜底,巩固好脱贫成果;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完善2020年后针对相对贫困地区的支持政策,增强政策的延续性和制度化,原有扶贫政策保持不变,支持力度不减,确保实现稳定脱贫不返贫,给这些地区预留出打造自身前进“引擎”的时间。
(记者李慧)。
本文来源:悟空体育app登录入口-www.kqysb.com